•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从吃饱就行到食疗养生(组图)
  •   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的饮食文化精深,好生活离不开舌尖上的美味,而在这些美味传承和延续的同时,老百姓的饮食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本报记者以饮食为出发点,通过对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人群进行采访,“食”的变化,触摸历史的余温。

      如今,对于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来说,粮票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能见到的物品;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童年时期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或者父母的钱包里还曾经看到过粮票的影子,但早已经没有印象了;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而言,对计划经济时代唯一的记忆就剩粮票了。而对于上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老人来说,在他们的青年时代,粮票的价值比冰箱、彩电这些东西更重要。小小粮票,方寸之物,伴随着人们生活了将近40年,对粮票的回忆成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特殊符号。

      现在人们可以地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而在前,人民的生活水准还保留在解决温饱的层面上,粮票、油票、布票是购买家庭生活消费品的重要票据,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那时候,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每逢年关或节假日前夕,供应点就变成了拥挤嘈杂排着长队购物的“长蛇阵”,凭票排队购物是当时社会的一大风景。

      一提起粮票,已到花甲之年的王大爷立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说,那个年代,粮票就是人们的“命根子”,没有粮票注定挨饿。到商店买点心、饼干,统统要粮票。记得一次,母亲发现他生病发高烧,情急之下把刚刚领来的粮票塞进一本中。等从医院回来,她却怎么也想不起粮票的去处了。“这可是全家一个月的粮票啊!没有了粮票,吃饭就成问题了。”王大爷说,记得那时候母亲差点急晕过去,全家出动翻箱倒柜,翻遍了家里每个角落,最后才在中找到了粮票,可见粮票在当时有多珍贵。

      那个时候如果你要出差去外地,不仅需要准备钱,更重要的是准备粮票。由于全国各省的粮票都不相同,并且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去时,必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通用粮票”。王大爷说:“这种全国通用粮票简直就是硬通货,仅用本地粗粮票是换不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王大爷还记得父亲去世之前,将省吃俭用的全国通用粮票交到王大爷兄弟姐妹四个人的子女手中。“每家二十斤,写着根子钱。让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勤俭持家。”至今,这二十斤粮票仍完好地用红纸包着。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所有的中国中都有一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储粮情结,普遍的做法是:每月两斤的议价杂粮券绝不会放弃,平时能用杂粮券的尽量用杂粮券,以便省下粮票,想方设法把省级粮票换成全国通用粮票,把零碎粮票换成大额粮票,把旧票换成新票。

      家住海新小区的王网女生于1955年,从她记事开始,家里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王大妈告诉记者说:“那时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还要用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等票都是限量的,所以粮食都不够吃,我们当初都用鸡蛋去换粮票。那种日子你们都没经历过,肯定想象不出来的。”说着说着,王大妈似乎陷入了久久的回忆,“那时候每家每户都穷,推开不同的门,每张桌子上的菜是相似的,穿戴也是相似的。只求吃饱穿暖,没有那么多讲究。”

      那时,家中兄弟姐妹多的人家日子就更难过了。陈庆福记得,在农村自己兄弟五个,按当时口粮根本不够吃啊。1968年,16岁的陈庆福连夜从农村走到台城报名参军。“不是当兵,我可能现在还在农村种田。”到了部队,每个月48斤大米,陈庆福原来1米6的身高,到了部队后迅速“长开”了。“退伍的时候,我都快1米75了。”陈庆福坦言那个年代生活,但很锻炼人的意志,“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更知道来之不易,懂得珍惜拥有,懂得和回报。”

      上世纪60年代物质贫乏,解决温饱问题是人们的追求。而上世纪70至80年代,鸡鸭鱼肉成了最渴求的食物。“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手里还抱着一个胖娃娃”,朴素的歌声唱出了那个年代里的饮食幸福标准,即大鱼大肉。上世纪90年代,大鱼大肉已经渐渐出现在平常百姓家的饭桌上了。与此同时,人们大多深受“多吃为好”的观念影响。

      如果说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尝受过挨饿的滋味,那么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开始拥有了让前人羡慕的童年,虽是粗茶淡饭,但已经能够糊口果腹,大家抢着吃的时代已经结束。“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刚成家,跟父母分开过,一切都靠自己的双手。”今年62岁的翟建宇说,因为兄弟多,他又是老大,并没有分到一分钱,但夫妻俩都是勤劳肯干的人,向亲戚借了350元,买了一条水泥船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只要肯做,就饿不死。”一年还债,两年换新船,三年开始有了积蓄。“条件好了,我们在吃上从来不省。”老翟跑运输,全国各地的水没少去,城市也去得不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买点特产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舍得做,而且都要省下给孩子吃,所以孩子吃饭是没有问题的。”老翟说,因为跑船,江鲜、河鲜,什么好吃的都吃过,最让人羡慕的是,他的船挂靠上海船厂,全家人都可以去喝可口可乐。“大哥大、BB机、游戏机、电脑,什么时髦买什么。”老翟也笑自己确实有点“土豪”,现在退休了,一切回归平淡,不过是逢年过节才兴起给儿孙讲讲自己的历史。

      周奶奶还记得自己在东台地毯厂时的情景。“那时刚成家,老公是公务员,可收入没有我高啊。”周奶奶说,当时厂里是计件工资,人人都抢着做,一年下来,工资金比在机关工作的老公还高。“正因为计件,所以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是掐得死死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点煤炉炒菜,最怕的就是炒一半熄火了。“吃饭都跟打仗似的,所以,只图个饱,好不好放在一边。”周奶奶说,那时最喜欢谁家请客,凑个份子,自己可以坐下来好好吃一顿,直到女儿出生,自己不能再混了。学着烧菜,注重搭配营养,家里牛奶、鸡蛋、水果不断,“每到女儿要大考的时候,我就到红兰别墅去炒两个好菜,鼓励鼓励她。”

      “下馆子”是那个年代让人很眼红的词语之一。老家在农村的李秀莲和老公1985年来到市区,夫妻俩白手起家,从摆地摊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城里打拼了17年,夫妻俩在食品加工方面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进城打拼的那段时间,家里白米饭还是有得吃的,但是要吃上肉就很难了,一个月能吃上一两顿就算不错。霉豆腐、荠菜干还是家里的主要菜品。”李女士说,“后来自己开了店,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我们店里6个人做事,每天至少会准备3菜1汤,其中2个荤菜是必须的,都是自家亲戚在店里做事,没必要省这点钱。”李女士告诉记者,那时到饭店去吃饭叫“下馆子”,东台街上没几家饭店。一般要请客,都是在大厂的食堂或者是自家的小院子里办一办。“现在家里有谁过生日,都到餐馆里聚餐,点菜时别说本地种不出来的蔬菜,就是海鲜都可以立马端上桌。现在,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店随处可见,西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李女士坦言,现在在东台本地也能吃到各地的美味。

      迈入新世纪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饮食日益丰富多彩,本地餐厅落地生根,外地连锁餐饮进驻东台,餐饮业繁荣起来。而较之前,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一味只求味觉上的享受,到更加注重饮食营养搭配,追求吃得健康。

      2003年,肯德基在东台开了第一家店,汉堡、薯条……这些过去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洋快餐,就这样来到了身边。“肯德基刚在东台开张时,我才读高二。”1985年出生的陈女士对此印象特别深刻,她还记得那时候全家桶才50块钱左右,按当时的工资水平来说,算是贵的了,“第一次去吃,还是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错,算是父母给予的励。”后来,大家的收入不断提高,肯德基早就不是什么奢侈食品,但陈女士吃肯德基的次数并没有增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些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出于这样的饮食,陈女士对女儿吃洋快餐的次数也是严格“把控”,“一个月最多一两次吧,小孩子还是多吃些新鲜食物比较好。”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市民愈发重视健康饮食,大鱼大肉不再是主角,健康的选料和烹饪方式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事业单位供职的王先生生于1983年,说起这些年饮食的变化,王先生略略思考了一下,表示对吃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只记得以前很爱吃辣椒,家里做的菜油盐较重。王先生说:“以前家里的菜离不开辣椒,都属于重口味。现在天天跟妈妈讲,要清淡饮食,菜要吃新鲜的,每天少买一点,不要放在冰箱里。炒菜时,少放盐,少放油,多吃粗粮,每天吃七八分饱就行……”在王先生的下,家人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近些年,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因而也更重视饮食的搭配和营养的摄入。平衡膳食的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一日膳食中食物构成要多样化,粗细混食、荤素混食、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平衡。“过去是愁吃不饱,现在是愁吃得太好。”每天早上,家住望海小区的姚奶奶都会去东亭菜场买菜。记者见到她时,她的菜篮里已经装满了番茄、青菜、芹菜等蔬菜。“我现在买菜都以蔬菜为主,偶尔搭配些荤菜,肉食吃多了可不好。”姚奶奶笑着说,以前条件差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天天吃大鱼大肉,等到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吃多了,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富贵病”都吃出来了。现在,姚奶奶和老伴都拿退休工资,生活条件不错,却吃得越来越“简朴”。老伴血糖偏高,米饭不宜多食,姚奶奶总会在煮饭时多掺些大麦仁。“以前穷的时候吃大麦仁都吃怕了,以至于后来看见了就没食欲。”姚奶金木水火土查询表奶说,现在吃起这些杂粮来,却别有一番滋味,而且对身体好。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市民们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同时,也更倾向于便捷的饮食方式。过去,家里有事请客,以家宴居多,而如今酒店成了人们宴请宾客的最好选择。“请客吃饭还是到饭店方便,省事不少。”最近,家住金地盛大花园小区的李先生刚刚操办完女儿的婚礼,在台城一家知名酒店摆的酒席,40桌的婚宴,并没让李先生操多少心,“早早地订地,确认好菜单,就可以像甩手掌柜一样轻松,到时候安心来做客就行了。”“过去饭店少,现在我们这儿国际大酒店就有好几家呢。”他笑着说,主观上人们越来越追求便利,而客观上生活条件的提高、餐饮业的发展也为人们“偷懒”提供了条件。

      当酒店宴客成为一种潮流,铺张浪费的现象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到饭店吃饭方便是方便,就是容易浪费。”家住新桥小区的郭大妈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都经历过饭吃不饱的日子,最浪费了,以前看到饭店里桌上剩菜太多,都觉得心疼,“现在好多了,不少人都有了节约的意识。”

      从去年底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厉行勤俭节约之风,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带动下,消费者比往年更量“肚”点菜,响应“光盘”行动,不少餐饮店也积极推动全民节约。记者走访台城多家餐馆酒楼,发现不少地方都贴上了“节约是美德”、“小菜一碟,浪费”等节约警示语,还提供剩菜打包服务。据一些饭店老板介绍,这一年大行节约之风,成效很明显,消费者在点菜时比往年更适度和健康,不再追求大鱼大肉满桌,也尽量减少饭菜剩量。在一家饭店采访时,恰巧遇见市民吴小姐一家五口正在点菜。她特意咨询饭店工作人员每盘菜分量有多少、够几个人吃等细节,最后只点了4个菜。她表示,现在外出吃饭,都以饭菜够大家吃且吃得完为原则。“宁可吃不饱再点菜,也不要一下子点太多浪费了。”她说,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节俭的好习惯不能丢。

      

  • 关键词:食疗养生菜品